搜索
你想要找的

# 热门搜索 #

建党100周年70周年校庆卓越育人学术育人不言之教幸福之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解放日报 专版丨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组织专家学者谈思政课建设

2024年03月17日

编者按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为全面总结五年来思政课建设成效,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组织专家学者围绕思政理论课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校思政教育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本报现摘编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认真讲好思政课 积极学好思政课

刘靖北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提出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领导的明确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高质量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深化思想认识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各级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和要求,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思政课建设整体生态发生根本性转变,学校思政课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但也要看到,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还存在一些不到位的问题,如认为思政课是“政治说教”、没有学术含量。事实上,我们要旗帜鲜明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理直气壮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进一步巩固办好思政课的良好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

  各级党委和宣传、教育部门、学校党组织要持续加大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学习教育和舆论引导力度,让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师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看待思政课,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思政课。

  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这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工作,关系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关系青少年成人成才,关系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只有不断深化对办好思政课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才能推动形成认真讲好思政课、积极学好思政课的社会氛围。


  加强师资建设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各级党委尤其是学校党委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一要加快壮大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充分考虑思政课教师配备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师生比,在编制内配足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

  二要坚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加快建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健全完善国家、省、学校三级培训体系,继续实施思政课教师在职攻读思政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积极为思政课教师队伍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

  三要进一步健全与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特点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和教师评价机制,把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纳入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予以倾斜支持,加大思政课教师优秀代表宣传力度,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

  四要把好思政课教师引进入口关,积极探索胜任思政课教学的党政管理干部转岗为专职思政课教师机制,实行不合格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

  五要加强思政课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思政课教师努力成为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和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师”。


  加大创新力度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一方面,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贯彻到思政课改革创新全过程,着力打造思政“金课”,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在保持思政课必修课程设置相对稳定基础上,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特点构建形成“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各类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从无意识向主动实践转变,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当务之急,要着力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螺旋互动、交叉创新的思政工作体系,形成主渠道、主阵地、专业课、职能部门多维一线、合力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形成育人合力


  抓好思政课建设,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着力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全面落实思政课建设责任,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思政育人合力。

  地方党委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思政课建设,建立和完善省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高校和讲思政课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课制度,着力解决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同时,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考核和政治巡视,充分发挥教育、宣传部门牵头作用,推进相关部门增强工作合力,形成推进思政课建设的良好氛围。

  高校要建立健全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党委书记、校长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应坚持高校思政课建设“一把手”工程,带头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讲好开学、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的“思政大课”。同时,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应当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教研活动深度结合,探索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科研融合发展之路,确保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思政课建设各环节、全过程。

(作者为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授)


以“数字思政”提质增能

赵健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当前,数字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机遇。我们要把握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以“数字思政”提质增能,向“数字空间”辐射拓能,在把握教育对象、创新育人方式、拓展育人空间、赋能育人队伍等方面积极探索,加快构建高质量“大思政”格局,在数字化时代解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之问。

  一是育人对象精准感知。

  教育数字化带来的变革,不仅体现在教学技术革新上,也体现在为精准把握学生群体、落实落细学情分析提供了科学支撑。目前,高等教育的受教育群体以“Z世代”为主。这一群体成长于网络信息时代,在思想行为上呈现出主体意识中心化、价值追求个性化和生活方式网络化等特征,又正处于心智逐渐健全、思维最为活跃、亟须思想引导的“拔节孕穗期”。

  近年来,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通过常态化学情调研,依托“学工智脑”学生群像特质分析与学情智能诊断,探索更好了解不同学生群体学习生活状态、社交网络行为等特征,帮助思政教师更懂学生。同时,及时调整课堂内外育人的关键点与着力点,结合综合评价改革,为更加贴近“学生素质与能力的达成”创造更多可能。

  二是育人模式升级重塑。

  教育数字化不仅能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也可驱动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升级。自2021年起,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完善“三全育人”实践路径,全面梳理课程体系和养成教育体系,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形成目标一致、举措互补的三全育人理念下培养方案。

  为配合育人模式转型升级,学校开发建设学生数字化成长档案平台作为技术支撑。这一平台整合链接学生数据基底,“量身定制”养成教育培养方案,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发展全过程。通过伴随交互,实现个性化记录和评价,“动态出具”学情诊断,全景描述学生成长过程和素养达成。

  这一平台还注重汇聚全校第二课堂资源,串起了多个育人场域,于数字空间中探索架构“大思政”格局,通过个性分析、动态追踪、智能推荐等方式,抓取各类教育活动资源,“精准推荐”优质学材,激发学生追求卓越发展的自主性。

  三是育人场域辐射拓容。

  数字化时代,思政教育的主体不囿于固定的成员、特定的身份,应当将那些能够发挥价值引领作用的数字个体转换为教育主体,成为建构性力量。大数据分析通过挖掘具有育人效应的数据资源,为学生事务管理、学风建设、生涯规划等提供更有力的决策支持,拓宽智能支撑的育人场域。

  近年来,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通过推进校园“数智跃升”计划,整合全口径学生底数,按照实际工作及业务需要,提供基本专项查询、专题业务分析、智能数据统计及决策咨询参考功能,为“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思政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通过将大模型的基底能力与各类特色知识库有机结合,探索开发“可解释有依据的AI”。“AI心灵对谈”依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提供个性化、本土化、定制化的AI智能咨询。“AI小员”集成辅导员工作所需的海量政策文件、理论研究和案例样本,并链接学校学生手册和校规校纪等材料,构建起强大的专属智能检索系统。“AI+思政”推进数据融合、释放数据价值,拓展了育人应用场景,也为思政教育提质增效创造了新动能。

  四是育人力量协同增能。

  作为思政课堂的实践延伸,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通过“认知中国”“社会观察”“百县笃行”“三下乡”等项目,组织大学生实践队伍接续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乡村振兴、城市治理、教育扶贫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读懂“无字之书”。

  在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方面,教育数字化为日常思政队伍与思政教学队伍的能力建设和深度协同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发展空间。以“社会实践”作为催化剂,以“新质思政”作为助推器,教育数字化对学生价值观念的感知与影响、对数字空间资源的整合与运用等,不仅为升级育人模式和丰富育人场景提供了技术支撑,也成为思政队伍自身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来源和实现途径。

  实践证明,依托对大数据和数字技术的运用、转化和再供给等环节的共同参与,可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与数字空间的良性互动,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联动,从而发挥了教育数字化在深化学生理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中的重要载体作用。

  进一步来看,数字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精准的育人参考、更加科学的育人决策、更为多元的育人模式、更加丰富的育人场景。这是教育数字化给思政工作带来的正向反馈。需要强调的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决策和行动的基石,平衡二者的关系是创新“大思政”格局的重要前提。思政工作终究是做人的工作,数字技术不能简单替代传统思政工作队伍。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要把高校思政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确保精准滴灌、润物无声。如此,才能有效引导大学生群体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者为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模范践行教育家精神

许瑞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是维护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思政课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强烈的政治属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肩负着思想引领、价值引导、人格塑造、理论传授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指引学生健康成长的主力军。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站稳政治立场、厚植教育情怀、涵养扎实学识、坚定弘道追求,积极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争做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者和模范践行者,成长为党和人民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大国良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政治坚定,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思政课教师投身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把准政治方向、涵育政治素养、筑牢政治信念,才能讲准讲深讲透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一方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只有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深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才能站在国家前途、民族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高度上思考问题,引领学生砥砺前行。

  另一方面,坚持在“马”信“马”,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要在“马”言“马”、在“马”信“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把报国之志、爱国之情融入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中,将个人教育理想汇聚于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洪流之中。

  第二,践行师德,涵养乐教仁爱之心。

  教育家精神是崇高师德师风的具象化表达,贯穿其中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大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热爱。爱是教育的灵魂。唯有爱学生,才会真正关心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实现灵魂塑造;唯有爱教育,才能相信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将理论知识和正向的价值观经由学生扩散至更广大的人群。

  师者为师亦为范。要引导学生守正道、寻真理、求向善,思政课教师需践行师德,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人格,真心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密切注意其思想动态和道德素质。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将学生视为平等个体,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和潜力,包容学生的多样性,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真心喜爱思政课并能够通过思政课终身受益。

  要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教育家精神唤醒生命自觉,而不仅仅将思政课教育教学视为谋生的职业。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成就学生为使命,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言传身教地追求真理、传播真知。

  第三,启智润心,提升教书育人之能。

  优秀的教育家既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教师要将理论传授与品性涵养融为一体,既要指导学生学习知识、启迪智慧,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浸润心灵,塑造高尚灵魂和健全人格。

  教好书是每一位教师的本职工作。思政课教学绝非空洞无物的理论灌输,亦非枯燥乏味的教材转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求思政课教师深入钻研理论内容的深奥含义,以夯实的理论功底不断提升讲道理的水平,以娴熟的教学能力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动化,以鲜活的教学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牢固树立“教学引导科研、科研支撑教学”的工作导向,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深入规律研究,主动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而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升教学实效性。

  育好人是教好书的目标指向。在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以自己精湛的思想学识、高超的理论讲授能力使学生启迪思想、提升涵养、完善品格。思政课承担的是立德、铸魂的教育使命。要坚守教育初心,在教育过程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以德施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模范行为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之栋梁。

  第四,开拓创新,激发弘道笃行之力。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旨归集中体现在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上。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教师要具备胸怀天下的气魄,善于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要积极拓展国际视野,以创新驱动终身学习,不断汲取新知;以文化之养分滋养心灵,汇聚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提升传道授业解惑的胜任力。

  首先,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知识。思政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内容,知识体系具有广博性。同时,思政课教学还要不断吸收党的创新理论,内容要具有时代性。思政课教师需广泛涉猎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相关知识,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其次,要具备兼济天下的达观胸襟与格局。要关注世情、国情、民情,学习借鉴国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优秀成果,贯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当代中国和世界,求同存异、交流互鉴,以开放包容的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最后,要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人文之道教育学生,在教学中全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作者为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阅读原文



来源丨解放日报 专版

编辑丨钱梦童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