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 热门搜索 #

建党100周年70周年校庆卓越育人学术育人不言之教幸福之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坚持铸魂育人 培育时代新人

2024年03月18日 3.18重要讲话五周年

  “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五年来,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肩负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育时代新人的责任使命。

3月15日《文汇报》,整版聚焦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五年来,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深入学习贯彻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持续探索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新方法——


坚持铸魂育人 培育时代新人

  “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五年来,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肩负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育时代新人的责任使命。

01|加强谋篇布局,搭建思政工作大框架

  完善体制机制,强化顶层设计。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落实校党委“一把手”工程,加强“一盘棋”统筹谋划,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共同担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学校思政工作。发布《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领导带头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办法》《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关于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工作方案》等系列重要文件,突出制度牵引。对标新任务新要求,学校优化学科布局,增设“党的建设”二级学科,获批全国首个党务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整合多学科力量,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建设。锚定卓越航标,推动“三全育人”纵深发展。五年来,学校党委不断优化“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形成了“学校—试点院系—精品项目示范”的工作链,横向推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协同联动,纵向联结学部、院(系)、书院等育人合力,形成了校院两级联动、一线创新实践不断涌现的良好工作局面。不断探索高校思政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统筹推进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五年来,学校三次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02|建好关键阵地,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立足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学校抓实思政课“关键课程”、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将思政课建设列入学校规划编制,集全校之力协同推进思政课建设。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于2020年起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党建重要思想》等课程建设,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将相关研究成果及时融入、转化为思政教育内容。发挥全国重点马院和上海高校重点马院、与市委宣传部共建马院等优势,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研究基地、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分中心、新四军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和党章研究中心等跨学科高水平研究平台,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赋能思政课程。通过实施思政课创优行动计划,学校重点建设“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课程群,《中国智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关于2020-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5门课程入选教育部社科司思政课示范“金课”及上海高校思政课“金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4门思政课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牵头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实践”课程入选全国首批10套思政课一体化示范教学资源,并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思政课以真理育人心”获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校党委书记梅兵围绕郭大力校友翻译《资本论》事迹讲述的思政课获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平台近千万点击量。

  深化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斐然。目前,学校课程思政已覆盖所有类型课程,并入选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市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五年来,学校4门课程及主讲团队入选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9个项目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门课程获批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8位教师在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中斩获荣誉;策划组织“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课程思政研究丛书”,已出版、拟出版相关指南、案例集12本,承担教育部体育、地理教指委委托研制课程思政指南任务,10项课题获省部级课程思政支持、教师发表课程思政论文57篇,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果获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为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同时承办上海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展示会,通过示范带动课程思政不断走深走实。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教育部网站等,对学校课程思政育人改革成效报道超百条。

03|抓好师资建设,提升关键队伍“引领力”

  构建“全过程—立体式”培养研修模式。依托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等,学校搭建了“学段融合+分层递进”的培养培训体系,实施思政课教师全员培训、教学骨干能力提升、拔尖人才专项培养计划。构建师资培育“新入职—成熟期—提升期”成长体系,开展“学校—学院—学科专业团队”三级教研,推行“观摩—分享—教研”课程思政研修计划。五年来,学校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专门化指导活动,组织跨学科、跨学段、跨区域研讨会300余场。通过发挥优势学科资源和研究力量,学校还组建了跨学科专家团队,不断增强“关键队伍”的研究合力,为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精准指导。学校实施的“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面向丽江师专等5所团组高校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建设工作坊,创建10个“立德树人教师团队”。

  发挥典型选树的带动作用。学校在持续选优建强关键队伍、加大学术领军人才引育力度的同时,注重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大先生”为线索,展示“为学、为事、为人”风采,增强教师队伍的学科归属和学科自信。五年来,学校创建培育两批21个校级“立德树人教师团队”,团队建设经验获首批新时代上海学校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典型工作案例,并入选2022年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典型工作案例。通过打造孟宪承、刘佛年、陈彪如等知名学者学术成就陈列馆,出版《师魂》《文脉》等系列丛书,学校不断激励、带动教师自觉担当为人为师为学的使命。学校“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团队、“创获智慧”中国哲学教师团队、“以体育人”体育教育教师团队先后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践行并传承教育家精神。学校还支持辅导员专业化成长,修订辅导员队伍建设办法,完善分类选聘、发展培养、考核管理等,分阶段规划辅导员队伍发展,支撑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获评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4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在上海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主题班会大赛、辅导员论坛征文等获奖总数连续4年蝉联上海第一。

04|探索一体化育人模式,深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搭建资源共享的大平台。率先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获批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上海市牵头高校;牵头申报“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入选上海首批4个整体试验区之一。连续五年举办“讲台上的新思想”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系列活动,持续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共学、共研、共教”教学观摩常态化工作机制,搭建“上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师实训基地”“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培育实验室”等实践平台创新思政课教师实训方式,累计吸引近3000人现场参与、27万人次在线观摩,在全国形成突出示范效应的同时,先后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深入实施与学校附属中小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集团”建设计划,推进与多区教育局一体化共建活动;在全市设立30多所教学研究基地,以项目驱动的方式,推动“师资培训、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等优质资源的流通与共享;推动组建全国性大中小学“红色精神培育联盟校”,为16个省市的41所中小学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指导服务。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出版了全国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音像制品、《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丛书,发布国内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报告(2022)》等,为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纵深改革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形成师资培养培训的共同体。立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观摩活动,学校搭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共学—共研—共教”平台,为大中小学校辐射一批优质课堂教学案例。通过开展“大手拉小手”同城协作活动,还成立了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联合教研组,围绕重大主题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磨课,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入选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通过“老带新”“导师制”,健全青年教师成长机制。学校还发起了沪豫“‘手拉手’共上伟大建党精神‘大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共同研讨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路径,并呈现出近5万人同时在线收看的积聚效应。

  打造内外联动的大课堂。学校坚持“开门办思政”,积极将红色场馆、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单位等社会资源转化为思政育人资源,搭建内外联动大思政课堂。作为上海市首批4个“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之一,与中共一大纪念馆、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等4个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共建,与上海造币有限公司签署“大思政课”合作共建协议。与静安区签署共建合作框架协议,联手推进红色文化建设,共建《中国共产党章程》研究中心,与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场馆共建“大思政课”现场教学点,为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提供支撑。同时联合普陀区教育局开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微课、打造“‘赤色沪西’行走大思政课”和“田园大思政课”,让革命文物资料、城市发展成果等变成生动的“课本”。

05|强化学思践悟,厚植家国情怀

  以社会担当涵育家国情怀。学校连续三年实施“教育筑梦”计划,支持奋斗在边远地区的基础教育校友实现教育梦,目前已惠及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3万余名师生,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在实施寻甸中小学骨干教师工作坊研修基础上,实施“乡村教师”博爱成长行动,面向54个欠发达区县对2100余名小学教师开展教育帮扶。研究生支教团连续23年扎根云南武定一中,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打造“小我融入大我”实践育人“大课堂”,千余支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伍接续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乡村振兴、城市治理、教育扶贫等实践活动,鼓励引导青年学子主动投身国家发展需求。

  以数智跃升赋能思政课堂。围绕数据价值释放,结合人工智能及大模型技术,建设学校数智治理平台和业务领域示范场景应用,以数智跃升促进思政工作提质增效、创新发展。依托“大夏学堂”和在线质量督导系统,建设辅助支撑平台追踪教师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提升方案。学校通过数智化跃升计划,深入探索技术赋能,发挥智能媒介的集成式、融合式优势,采用VR和AR等技术手段,丰富教师培训和教学活动新形式,描绘不同学生群体画像。以“学生服务自助化”“学生数据可视化”和“第二课堂智能化”为抓手,启动学生社区智慧大脑建设。在此基础上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打造智慧服务创新基地,建设数字增效“智能社区”,进一步提升数据赋能思政教育能级。开发“第二课堂”学生数字化成长档案平台,围绕学生双创、社会实践等内容,建立“发布、选课、评价、跟踪”机制,全景描述学生成长过程和素养达成,促进学生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数字化赋能学生智慧社区建设》立项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

  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党委书记梅兵指出,“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努力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中贡献师大力量。”

(撰稿:王玲、万姗姗)


“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持续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五年来,以陈红娟为代表的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思政课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依托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作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上海市牵头高校优势,潜心研究如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帮助学生有兴趣、有收获、有成长,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01|文献阅读助力“把道理讲深

  坚守思政课讲台14年,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陈红娟都会聚焦学生的既有知识、组织学生开展线上调查研究,掌握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认识情况及他们的教学期待、理论困惑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衔接中学知识开展教学。

  “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陈红娟在教学中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立足于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出版全国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音像制品、《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系列丛书,开展多场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教学观摩活动的资源优势,在教学中贯彻实践学校小、初、高、大学“启蒙-体验-常识-理论”的“全链条”教学模式。

  陈红娟还依托自己主持的研究课题,对上海10所高校进行调研,在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撰写了《经典原著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有效路径探究》等文章。

  针对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文科生课本知识“吃不饱”的情况,她采用文献阅读、分享与讨论的方法,不断深化课堂知识。比如,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经典文献、查阅人物故事与文献资料后进行课堂分享等,为课堂研讨做好准备。而课堂上则专注于将经典文献与教材内容衔接,通过把道理讲深,使学生提升理论能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教研相长,近年来她出版专著3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1项、教育部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她还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陈红娟工作室”,第三届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等。

02|“问题链”教学法助力“把道理讲透

  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陈红娟将“学生关注的问题”与“教材体系的难点重点问题”结合起来,形成问题链条贯穿的专题教学。每一专题围绕一个问题展开,以基础理论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紧扣时代主题,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对核心问题进行递进式解析,最终升华至思想层面,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解。比如,在给学生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四个问题,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何以必然与可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开展”。而在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怎样探索出来”时,她又以四个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怎么走出来”“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何以必要又何以可能”“这条道路探索给我们今天留下怎样的启示”依次展开。她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设置开放性问题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把道理“讲透”。

  在讲授课堂知识时,陈红娟始终注重释疑解惑,注重运用学术研究成果对历史虚无主义展开批判,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学生在对陈红娟的教学评价中写道:“这是我上过的课程中最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让我对很多社会现象不停留于表面了解,而是有了心灵上的触动和理论上的认同。”

03|多元教学形式助力“把道理讲活

  为推动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陈红娟有效利用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与上海历史博物馆、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纪念馆、新安旅行团纪念馆等单位共建的“伟大建党精神育人联盟”,与江西上饶方志敏革命纪念馆、方志敏故居、方志敏干部学院等地开展的合作,与国歌展示馆、龙华烈士陵园、钱学森图书馆、上海浦东展览馆等场馆合作共建的思政课现场教学点等资源,在守好课堂主阵地的同时,着眼“大思政”的格局,创设“精神谱系演绎”“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线上自主学习”等辅助课堂主阵地,形成“一体多翼”的多维课堂格局。

  在线上自主学习方面,她精心选取、认真制作线上资料、在学习通App课程平台上传36个教学小视频、18个教学案例、8篇适合本科生阅读的文献研究论文;在“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方面,以专题化、针对性推进的方式克服以往散碎化学习的弊端,规划了党团组织、上海抗战、历史人物、城市建设四大主题,开展主题化社会实践,并制定了党团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抗战路线“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淞沪抗战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历史人物路线“上海周公馆——陈云纪念馆——上海毛泽东故居”,城市建设路线“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浦东开发陈列馆”等系列学习路线。她要求学生在完成社会实践后形成具体的社会实践成果总结,并以社会实践报告、理论文章、微视频、微电影、微课堂等多种形式呈现,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近些年,微电影微课堂比较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认为这是自己青春记忆的一部分,还有学生在此基础上参加教学比赛。关注到这一现象后,陈红娟申请了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发表了教学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像化传播的表征、问题与优化策略》等,坚持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深度结合,真切地讲活了知识,也实现了将道理“讲活”的目标。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五年来,以陈红娟为代表的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思政课教师,立足“讲台上的新思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观摩品牌活动,搭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共学-共研-共教”平台,形成一批优质课堂教学案例;开展“大手拉小手”同城协作,成立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联合教研组,围绕重大主题定期集体备课、磨课;发起沪豫“‘手拉手’共上伟大建党精神‘大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共研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策略,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自觉担当为人为师为学使命,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撰稿:杨雪薇)


· 一图读懂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五年来思政工作建设成效

  3月15日,在普陀校区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推出“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云开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展”。

  专题展旨在通过展览的形式,带领学校师生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梳理学校五年来在顶层设计、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主要举措和建设成效,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全面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促进新时代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专版原载|《文汇报》3月15日04版

展览供稿|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教师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孟宪承书院

展览统筹|党委宣传部

编辑|徐心成、郭文君、沈韵婷